眼下,正是西昌阳光玫瑰葡萄成熟上市的时节,果农赵德霞200亩阳光玫瑰葡萄已到采摘销售的关键期。这两天,赵大姐家“霞姐家庭农场”葡萄大棚里,每天都是葡萄采摘工忙碌的身影,喜获增收、甜上心头的赵大姐更是忙不停蹄的轮轴转,和大家忙着把成熟的葡萄采摘进行包装销售。
因看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发展,2017年,黄联关镇鹿马村三组赵德霞开始接触并种植了五十亩阳光玫瑰葡萄。初期,作为外行人的赵德霞,四处走访,向葡萄种植行家学习种植管理等技术,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种植经验积累,赵德霞对葡萄种植管理逐渐得心应手,现在她家已发展到200亩的葡萄种植规模。
赵德霞告诉记者,葡萄要畅销,保证口感很重要,为此,在种植管理中,除了常规的操作外,要给每亩地确保加入两千斤油枯和三到五吨有机肥,保证葡萄更好的生长和达到更佳的口感。在葡萄成熟时,还会对每串葡萄进行测糖,达到15度以上的糖分标准才能进行采摘,以保证消费者收到的葡萄口感有保障。
据悉,今年是赵大姐家葡萄结果销售的第四年,也是葡萄的丰产期,每亩地的葡萄产量达到了4000多斤。据赵大姐说,今年她家的葡萄批发销售价格在22—23元,因为自家葡萄口感和品质好,每年果商都是上门来收购,今年也不例外。记者看到,在赵大姐家的库房里,排排坐的装箱工人们分工有序,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。“一天要发上万斤葡萄到广州,工人有40个左右,她们有打包的,包果的,择果的,装箱的,装车的。从早上八点开始,中午休息一个小时,再到下午七点,才能完成一万多斤的装箱。”赵德霞介绍道。
赵大姐告诉记者,自家葡萄除了果商上门批发收购外,也会通过微信、抖音接单发物流销售,平均每天有上百件的订单量,对于销售方面,没有一点后顾之忧。赵大姐说,今年她家的阳光玫瑰葡萄收入预计能达到近一千一百万元左右,除去成本,纯利润预计达到四百多万元,明年要朝着1500万收入的目标努力。
据了解,在赵大姐的“霞姐家庭农场”,长期有二十人本地工在做工,葡萄前期管理用工最多时达100余人,后期采摘销售达60人以上,按照不同工种每天支付130—180元工钱来预算,农场每年用工方面就有150万元的支出。赵大姐家葡萄产业,在为自家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,也带动了本村和邻村群众就地就近务工,助力乡村振兴。
记者:杨扬 木呷 毛婷 实习:杨娴